--> 2016,我们的愿望不算“多”! - 湖北省建筑业协会_威尼斯人官网
服务热线:
027-87362225

2016,我们的愿望不算“多”!

 二维码 13
发表时间:2016-03-07 13:06

张颖   冯玉飞   言诺   刘露

“有梦想就会有希望,有奋斗才能有未来。”辞旧迎新又一年,在新起点上,您放飞了什么梦想?跟随记者,一起来看看5个建筑人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新一年的愿望吧!

  王开强:多“开”动脑筋做出更多创新成果

1月15日早上,当记者来到王开强办公室时,笑脸相迎的他,神彩奕奕中却难以掩尽那一丝疲倦。原来,从上周日开始,为了智能集成平台申报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事,他连续奔波于武汉、长沙、北京三地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,直到头天深夜才赶回来。

说起智能平台,王开强一下打开了话闸。2009年,局技术中心正式开始实体化运作,同济大学博士毕业加入中建三局的他,牵头负责的第一个研发课题正是模架体系。

六年磨一剑,从低位顶模模块化,到微凸支点顶模,再到全球首创的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,王开强和同事们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,打造出的这一顶尖“利器”,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被誉为“中国建筑业里程碑式的成果”。

2015年,局集成平台在武汉绿地中心和北京“中国尊”投入使用,轰动业界。王开强也受邀多次到“全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论坛”“全国施工机械化年会”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做主题报告,很多业界知名专家、学者在会后专门找来沟通技术问题,让他倍感欣慰、自豪。

“创新路上的艰辛,都化成了幸福的回忆。”六年来,王开强记不得曾多少次连续加班到凌晨,甚至好几次被物业锁在了办公楼内;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,他穿梭于各重点项目提供技术服务,曾半个月瘦了十斤;盛夏骄阳下,他曾蹲守钢平台露天拼装现场四五个小时,胶鞋都被钢板烤化了……

新的一年,除了继续跟进集成平台成果申报、建设实践、优化完善等后续工作和主抓局重点项目技术服务工作外,学结构出身的王开强将转战基础实施、迎来全新挑战,“希望能多找到些‘基点’,通过技术积累然后实现更多创新,发挥‘后发’优势,打造我局在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地铁板块的技术竞争力”。

   李强兵:多培养精兵强将做好在巴项目

2015年12月23日,中建三局联合中建总公司签约184.6亿元人民币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项目(苏克尔至木尔坦段)EPC总承包合同,喜讯很快传遍了西北公司新疆经理部——这个国内离局总部最远、离巴基斯坦最近的局分支机构。

“巴基斯坦项目招人,谁想去?”“我报名!”,1月5日,听到公司要再次组织员工进巴的消息后,已经在新疆拼搏6年的李强兵同4年前那次一样自告奋勇、率先报名。

那是2012年12月12日,临近春节假期,经理部接到紧急增援巴基斯坦贝·布托新机场项目的通知。李强兵与9名同事一起,火速奔赴异国他乡,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克难奋进,四个月完成了机场主体封顶目标。

回国后,李强兵又接手了多个项目。其中9公里长的长春路半年时间双向通车,让去年11月份到项目视察的中建总公司董事长、党组书记官庆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。

而这次,面对又一次企业使命的召唤,李强兵的心又激动起来。“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去那么艰苦的地方,你是怎么想的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他说,“当年来新疆时我还有迟疑,但几年下来,我在这里快速成长。是企业培育了我,给了我发展平台,这次我责无旁贷、必须要去,我相信当我们完成任务顺利归来的时候,这段经历会让我的青春更完整、更闪光。”

作为这次公司征巴军团的“司令员”,李强兵的新年愿望朴素而坚定,“就是带好团队、做好项目,不负企业重托,在‘一带一路’上留下一个丰碑工程。”

  卢清碧:公司多开会“逼”我多回几次家

“爸…爸……”元旦假期,在项目值班的卢清碧接到了家里的电话,听着刚学说话的宝贝儿子含糊不清的呼唤,这个魁梧的西北汉子泛红了眼圈。通完电话,他细细一算,上次回家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,而过去一年,回家的次数也是一只手都能屈指数完。

这一切,要从2014年说起,当年10月29日,卢清碧喜得贵子。与此同时,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公司承接到了徐州市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项目,该工程全长10公里,总合同额24亿元,工期却只有15个月,急需人手。3天后,11月1日,卢清碧接到调令,虽然很是不舍,但他二话没说,便离汉奔赴徐州报到了。

作为项目生产经理,工作时间他几乎一直“钉”在了工地上,制定计划、组织资源、协调队伍、督促进度、把控质量、迎接检查……风里去雨里来,还经常要挑灯夜战坐镇指挥,一天下来累得“躺下一分钟就能睡着”,却又常常半夜自然惊醒,“看看手机有没有未接来电和新短信”。 “辛苦都是值得的”,如今工程进展顺利,卢清碧满心欢喜。

忙碌之余,卢清碧时常翻开手机里儿子的照片,哪天长了第一颗牙了、哪天开始扶着走了、哪天第一次学会叫“爸爸”了……他都记得清清楚楚。其实徐州离武汉并不远,坐高铁只有4个小时,“以前,公司每月开生产会,还能常回家看看”,卢清碧说。后来,公司实行了远程视频会,加上项目施工一直很忙,他也就难得回家了。

“新的一年,希望工程施工顺利推进,高质量、高速度”,被记者问到有什么“新年愿望”时,卢清碧严肃地回答完,然后又半开玩笑地说,“当然,还希望公司多开几次专题会、交流会,我也能‘以公谋私’多回去看几次娃啊”。

葛荟:“荟”聚更多的爱心帮到更多的人

“亲爱的‘妈妈’们,您们好吗?我叫赵朗,今年11岁,是五年级的学生。谢谢给我们的新书包和帽子,我很开心,别的同学们也很开心。” 新年伊始,翻看着刚收到的一封封来自重庆万盛丛林镇小学的来信,中建三局三公司“爱心妈妈”团队成员葛荟笑得特别甜,脑海中又浮现出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。

自2014年3月“爱心妈妈”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,葛荟和团队小伙伴们为白血病儿童义卖募捐、与留守儿童帮扶结对、向敬老院的老人送温暖、给社区老红军和困难户送米油……通过一次次活动扩散开爱的同心圆,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8人增长到现在的109人。

她们先后向100多名孤残儿童、留守儿童、困难学生伸出援手,组织捐款6多万元,捐赠新鞋子、衣物、文具6批次,创建“爱心妈妈图书馆”2个,一次次为弱势群体送去关爱。

刚刚过去的2015年,“爱心妈妈”团队评武汉市“洪山好人”。面对荣誉,葛荟说,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,这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褒奖和鼓励”。

在做公益志愿者的过程中,葛荟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和误解,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。“我有两份事业,一份是工作,一份是公益。”这是葛荟常说的一句话,也是她坚守下来的初心。

谈及新年的愿望,葛荟说:“不论面对多少荆棘,在公益的路上我一定会长久地走下去,我也期待能有更多朋友加入,与我们携手同行,为更多人带去温暖……”

   黄凯:多进项目多写稿唱响企业“凯”歌

1月1日,新年第一天,打开微信朋友圈,看到黄凯发了条动态,都是从高空俯拍的建筑工地,有鲁能、正大侨商、数字北京大厦、中建大厦等。

电话打过去,他在那头气喘吁吁,“在拍片子呐,从高处看建筑真是不一样的感觉呵。”当天,他不停歇地跑了6个工地,连中饭都没顾上吃。

自2013年进入中建三局北京公司负责宣传工作后,像这样的节奏,黄凯早就习以为常。除了对外报送的所有稿子都要修改把关,他还主动帮着公司部门、项目写稿;由于每个工作日都要更新平台新闻,他轻易不敢外出,领导安排出差只要没出京,当天都要赶回公司,“项目上的稿子我要当天发出,否则会挫伤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。”

2014年9月,北京公司举行“我要去北京”农民工父母首都行活动的那个星期里,黄凯每天只睡3个小时,白天跟拍照片,晚上11点回来后接着编写稿件到凌晨2点,第二天凌晨5点又起床随队去现场采访。付出总有回报,他编写的《农民工父母游北京》登载在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等近100家主流媒体上,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。

正是由于积极主动和勤奋努力,入职仅半年时,黄凯就有三件作品荣获《中国建筑新闻》好新闻奖和好图片奖;并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湖北“五一”新闻奖。

展望2016年,黄凯说:“我希望能多去几次项目,多写点有深度的稿件,把三局之魅力、三局人之风采更多展现出来。”

后记:

“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”。对建筑人而言,我们的梦是流动的,常常随着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;我们的梦还是曲折的,常常需要忍受离乡背井的思念和艰辛付出的寂寞。

但我们的梦更是五彩斑斓的。我们没有自怜自艾,没有怨天尤人,而是以满满的正能量,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,用心在企业发展的大舞台上书写下一笔一划。看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、一条条路桥尽情延伸、一张张笑脸绚烂绽放,我们知道,我们虽然身处最平凡的岗位,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,却为社会多拓展了一片幸福空间。

让我们为自己喝彩,带着梦想迈上2016年的新征程,去实现心中那一个个小小的心愿。


湖北省建筑业协会
关于我们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新闻公告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协会工作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行业发展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我们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2号建设大厦A座8楼  
邮政编码:430071   电话:027-87362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