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年历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人文 >> 文学
字号:    [打印]

涌泉老街

作者:水木青青  来源:临海新闻网  时间:2022年10月20日

  涌泉,这个名字,会让人想到那句: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。据台州旧志提到涌泉井,则曰:“任旭九妹结庵诵莲经,俄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莲花,地以泉名。”这样的地名,自带传说中的神奇和美丽。

  涌泉于我熟悉而又陌生,熟悉的是我知道涌泉有蜜橘有旗袍。陌生的是我从未进入涌泉的每一条街巷。每次开车路过,只是远远地看一眼就过去了。涌泉就像是一个隐形人,他始终站在那里,等待每一个路过的人。

  这个明媚的五月,我来了,站在涌泉的街口,眺望这座叫涌泉的小镇。一个人的清闲,让我多了一份悠然。晴朗的阳光覆在街面上,热闹的街市人来人往,超市,商店,柑橘合作社,旗袍加工厂,汽车,电动车,自行车……挤挤挨挨地流动着。一街的阳光,一街的生机,不可名状却又蓄势待发的气息充斥于角角落落。我脚步轻轻地走过,擦肩而来的那些脸庞,各有各的表情。老远就闻到空气里清幽的香气,沁人心脾。抬头,一簇簇橘花枝头绽放,橘花小巧玲珑,细碎清雅,却香气袭人。涌泉盛产蜜橘,此时正是橘花盛开的季节,那种香始终在鼻尖萦绕,掸也掸不开。

  经过一座石桥,桥不长,大约十几米的样子,桥下有流水,桥边有蔓草,桥的侧面写着几个字,字面模糊,仔细辨认,看到了“双凤桥”。原来这就是清光绪年间建起来的百年老桥,脚跟叩响过石桥桥面,的笃的笃响声清冷冷。每个人的脚步不一样,产生的回声也是不一样的。忍不住伸手去触摸,斑驳的桥体附着青绿的苔痕,洇着水气的样子,让它发出旧时光浸染后的光泽。泾河的风带点诗性,梦境一样掠过。因江南地气、天象、水流、烟岚的熏染,让这座古桥有着永恒的生命力。

  拐过桥,就看到了涌泉的老街。一个古镇如果有这么一两条老街,就有不一样的韵味。老街似乎是古镇的核心,一镇人在老街枝节脉络上,慢悠悠地生活着,那是一种福气。我以游走的方式进入这条老街,老街不长,就这么短短的一段距离,站在街首就可以望到街尾。据资料记载:原先的涌泉老街是呈曲尺形,分上街、下街、横街。老街为明嘉靖间冯晚桂始砌石成街,道光时火毁。此刻,我不知所站的这条街是上街还是下街,喜欢这样陈旧、自然的原味老街,虽然古意的老房已被现代的建筑所淹没,修旧如旧的老房仍然保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自然生态状,没有我想像中的喧嚣,却也盛放着人间的烟火味。石灰剥落的墙角总有一两朵花儿在绽放,泡沫箱,花盆在角落里摆放着,韭菜,大葱青绿绿的。临街老房静悄悄的,大部分老房没住人,木窗关着,木门也锁着,偶见一些小院落,墙壁爬满藤蔓,望进去,一眼深深。这样的老房,一旦有了岁月的浸染,就有着旷古的悠远。曾经这里店铺林立,生意兴隆。每逢集市,山上村民下来赶集,摩肩接踵,至上世纪80年代,仍是古镇商贸中心。

  往街深处,在一间低矮的木房前,坐着七八个老人。他们的年龄估摸着有70多了,素朴的衣裤,并排坐在檐下的一条长凳上。脸上长满皱纹,却掩盖不住脸上的笑容,他们开心地说笑着,话语间笑容如菊花般绽放。木屋其实是一间理发店,店主也是70多岁的老人,他正弯着身子给另一位老人理发。我没见过老人给老人理发,他们俩的年龄加起来有150多岁,却不紧不慢,悠然自得理着发。发黄的墙壁、剥漆的镜面、铁铸的座椅、手动的推子,处处刻着岁月的痕迹。他们守着老街的沧桑,守着斑驳于石刻与木雕上的岁月,守着穿过屋檐下的历史时光,波澜不惊地生活着。据说这位老人是免费给其他老人理发的,现在时尚理发店很少给老人理发,唯有用他们的老手艺,坚守着一份职业的自豪与尊严。 与繁华的新街相比,老街老了,矮了,陈旧了。但这样的老街,总让人有一种依恋,有一种怀想。岁月远去,老街有它自己的富足和现世的安稳,我不觉得它的衰败,相反,那种古朴并透出生命质地的本色,正是我们内心所渴望的风光和安宁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
2024-04-25 12:33:22 - [User Error]:Open file failed, file=/home/wwwroot/default/data/autoClearCache.lock [file]:/home/wwwroot/default/inc/func/2.php[389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