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年历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人文 >> 历史风情
字号:    [打印]

传奇状元秦鸣雷

作者:林大岳  来源:临海新闻网  时间:2023年09月01日

  在台州历史上4个文状元中,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秦鸣雷,主要是因为他极富传奇的经历。

  秦鸣雷(1518-1593),字子豫,号华峰,出身临海的名门望族,两代人个个都是学霸,共有5个进士,其中一个状元一个解元。生父秦礼,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,为官清廉、正直,人称“秦龙图”。伯父(也是养父)秦文,弘治五年(1492)乡试第一(解元),官至河南左参政;他慧眼识珠,将仙居应大猷从诸生中选为东床快婿,并加以培养,后来官至刑部尚书。叔父秦武,官至御史。仲兄鸣夏,官至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,充经筵讲官。另外,其长兄鸣春也以举人入仕,终官刑部员外郎。所以临海历史上曾有3个牌坊与秦鸣雷有关,除了为他中状元而建的“状元坊”和因担任南京礼部尚书而建的“尚书大魁宗伯坊”,还有为其一门科举而建的“奕世元魁坊”。

  相传,他夺得状元的过程非常传奇:嘉靖二十三年(1544)的会试季时值大旱,皇帝正为屡次求雨不得而烦恼。廷试结束后,金殿传胪官唱名,第一名:“吴情。”嘉靖乍听成“无情”,顿时颇为不悦:“无情岂宜居第一?”可怜的吴情,因为父母没把名字取好,眼看到手的状元转瞬飞走了。当听到第三名“秦鸣雷”时,皇帝即刻回嗔作喜,认为这是天示祥瑞,大雨前兆,因此便“顺应天命”,定下状元。为此,胆大好事者便编了“无情举子无情帝,鸣雷恰巧拣便宜”的顺口溜,嘲讽皇帝的迷信,揶揄状元的侥幸。

  还有些笔记和史料说得更加离奇。一种说法是嘉靖帝在殿试前夜,梦到东南方传来雷鸣之声,于是让考官们在名单上查找带“雷”的考生,找来找去只有“秦鸣雷”一人,而且来自京城东南方,正好应验梦境,遂据此以定魁元。另一种说法是殿试当日,迷信崇道的嘉靖帝在难分伯仲的举子间举棋不定时,但见高悬大殿前的旗幡暗示“雷”字,于是擢拔秦鸣雷为状元。为此,又有高明的段子手创作了一联巧对:“鸣雷雷鸣成魁甲,嘉靖靖嘉定状元。”

  如若按照传奇的演绎套路,那将引出一个更为神奇的话题。因为秦家“鸣”字辈的得名排序,来自韩愈的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是故以鸟鸣春,以雷鸣夏,以虫鸣秋,以风鸣冬。四时之相推敚,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?”鸣雷上有两个亲哥哥名鸣春、鸣夏,下有两位堂弟名鸣秋、鸣冬,独其一人不按套路出牌。其名字非同凡响,一“鸣”惊人,如“雷”贯耳。所以,因名“雷”取状元的桥段,极有可能是巧合下的民间演绎和文学创作。

  其实网易体育直播秦状元还有一些不太为人知的传奇。有一本《状元录》中就编写了一则“飞马上天门”的绝妙剧本。书中说秦鸣雷年刚14岁时,有一位扶乩者正在一寺庙中扶乩占卜,乩忽然自主运作,写下:“门外有甲辰状元秦鸣雷,可请至。”当时秦鸣雷正从家中步行去学校,路经庙门口。那枝乩竟然径直飞到门外,抠住他的衣袖引他入寺庙。从此而后,他就经常梦到自己骑马上天门。在《明状元图考》中,这个故事还被配上了一幅精美的神话图卷,生动表现了秦状元飞马上天门的情景。

  到清代,湖州还有一位叫严有觳的人,写了《嗜退庵语存》一书,书中还乐此不疲地传播秦状元的神奇传说。说是秦鸣雷伯父、养父秦文有一好友病重,被一阵雷霆惊吓而死。秦文重情重义,抚养好友的4岁遗孤,直至考中秀才,此后还帮忙埋葬了好友过世的父母。之后,每当雷电相加的日子,秦文都会感叹唏嘘,怀念友人。好人有好报,后来秦鸣雷因雷而得状元。

  实际上,秦状元夺冠之路是非常惊险的,何止表面的惊天逆转。那年会试的最大看点,不是谁得了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而是闹出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大案。当时炙手可热的内阁首辅翟銮二子汝俭、汝孝在乡试、会试中接连高中,导致流言汹汹。于是廷试时,嘉靖将第一甲第一名后移到第三名,而将第三名置于二甲第四。等到拆卷时,原拟一甲第三名果然是翟銮之子翟汝孝,嘉靖愤而要求彻查此案,因涉案人员名字中有“銮凤”二字,史称“銮凤科场大案”。结果涉案人员被从重处罚,翟氏父子以及考官编修彭凤、欧阳?都被贬为平民,主考少詹事江汝璧及去年的乡试主考谕德秦鸣夏(秦鸣雷兄)、赞善浦应麒下诏狱,并杖60,褫夺官职。

  根据以上史实,嘉靖帝是在唱名前将第一甲第一名后移到了第三名。而按照传说,嘉靖帝在唱名时又将第三名提到了第一名,那就回到了原点,秦鸣雷就应该是实至名归的状元了。而且这样一来,秦鸣雷恐怕也难逃科场案的牵连,很难洒脱地当稳状元。所以,传说多有演绎成分。事实上,据其行状记载,他是从第七名被提到状元的。

  只因取了个恰巧响亮而应景的名字,便被称作“便宜状元”,秦鸣雷着实有些冤屈。如果我们仔细拨开历史的迷雾,就会发现秦鸣雷靠的是实力,而不是“美名”。

  实际上,当时明朝受到蒙古俺答汗的频繁入侵却无力还击,明蒙边防成为边关大患。嘉靖帝急于解决这一边患,于是嘉靖二十三年“天子亲策于廷”时,殿试策问便以边防事宜为题。

  时年27岁的秦鸣雷,智识非凡,实力超群,临场发挥异常出色,他的对策洋洋洒洒,气势如虹,文笔流丽,思想深邃,展现了博古通今、关心时务、通晓军事的才能。伯父秦文曾在贵州兼任兵备事宜,所以他的家教文武兼具,其兄秦鸣夏就对抗倭很有见地,秦鸣雷也是以军籍参加科举的。他的对策中首先强调,国家要“文以敷德”,“武以示威”,文武相济,两者不可偏废;其次,条分缕析历朝抚夷战蛮的得失成败,提出中国和夷狄“犹阳之有阴,昼之有夜”,两者虽阴阳对立,但要和平相处,“使各安其所”;最后,提出“厚民所以足兵,恤兵所以卫民”的思想,以此达到民富兵强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。全文论述精辟,切中时弊,极易引发时人及当权者共鸣。他的论述立论有据,引典有方,既是知行合一的智慧体现,也是经文纬武的才华展示,说到了嘉靖的心里去,因其在所有对策中出类拔萃,从而也没有受秦鸣夏的事牵连。

  秦鸣雷才华横溢,仕途顺遂,历任侍读学士、南京国子监祭酒、太常寺卿、礼部右侍郎、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位极二品的九卿,这在状元当中也是较为少见的。正因为出众的才华,秦鸣雷先后被任命为《大明会典》的修撰和《永乐大典》的总校官,与高拱、瞿景淳、陈以勤、王大任、胡正蒙等名臣大儒共事,一起为古代文献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作出突出贡献。他能文善诗,“文宗两汉,诗宗晋唐,直抒性灵,不作钩棘语”,著有《倚云楼稿》20卷,万历二十三年(1595)榜眼、富有文名的汤宾尹为之作序,称他的文章“其旨恺以直,其言亮以远,其气汪洋而有余,听之如华顶峰上哂然啸声,天半传响也”。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戏曲作品《清风亭》(又名《合钗记》),据说这部作品是当时的热搜曲目,出现过“弋优盛演之”的盛况,根据此作品改编的地方戏至今仍然流传广泛。明末著名戏曲家、戏曲评论家吕天成在《曲品》中称秦鸣雷是“词学俱铮铮者”。

  万历二十一年(1593),秦鸣雷暴病身亡,朝廷给予祭二坛的待遇,并派人宣读朝廷的祭文,追念他遵循典章的娴熟,肯定他正己率物的教风,表彰他选拔人才的功劳,认同他激流勇退的高风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